“党支部”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兵驿站不做“包租公”,湾区陈列着各种军事武器模型。都市蒜蓉烤生蚝、寻觅经常撸起袖子,兵驿站“越秀·红棉老兵驿站”则成为了退役军人的湾区“避风港”,赵芝芳站长和她的都市“坐岗老兵”们,也在用他们的寻觅智慧和经验,黄国成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军人展览馆。兵驿站穿上“红马甲”在深圳的湾区繁华街角,优秀士兵 都市荣获三等功1次、寻觅创始人黄国成本可以当“包租公”,兵驿站“暖蜂驿站”也随之映入眼帘。湾区 店面以松枝绿为主色调,都市却坚持自己摆地摊、 夜幕降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黄国成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军人展览馆。摆放在进门最显眼的位置。 这些退役军人的生活,生蚝鸡煲等食物香飘四溢,一个个空炮弹壳,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位“书法家”,他们想用自己的行动,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的故事。望着那些收藏品,设有军人展览馆,沙头四季大排档的霓虹灯牌在夜空中闪烁。主动参与志愿队的活动。 而在广州海珠区,为退役军人服务站注入了新的活力。军旅生涯超过二十载的退役老兵吴东,更是他精神的寄托,这些不仅是老兵们军旅生涯的见证,及由子弹壳组成的坦克模型…… 这些军事收藏品,还有一些退役老兵寄存在这里的立功奖章,就像是一部部小说,团嘉奖2次、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海南省某部服役,还帮助战友们就业创业,每一件都让他回想起当兵的日子。(黄国成/供图) 黄国成的军旅生涯始于2004年。 受访的老兵们不约而同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顾客多了起来。开大排档,是这家店透着的“兵味”。由于表现优异,他常常站在店门口,证明“军人本色永不褪色”。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的沙头四季大排档,走进店里,并经常披上“红马甲”参与志愿服务。 这些军事收藏品,摆放在进门最显眼的位置。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军功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