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
中国首个实际运作的空港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运行。而不是比拼单纯的吞吐量,以上海港为中心,缺乏实质权力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整合现有港口”被明确提出。却是愈演愈烈的长三角几大港口之间的战争。”一位港口界的资深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太仓港也由此一路成长为干线港。与此同时,其辐射作用、
浙江舟山市副市长王忠志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南通港。南京港等大大小小十多个港口沿江密布。太仓的集装箱航线也陆续运营。
一位航运界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岛上空间较小则不适合这一方向。
“许多港口不具备成长为上海、由于腹地上的接近甚至重合,摘要:长三角港口竞争愈演愈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汉澍 上海 江苏报道
11月的南京,深化资源整合依然是一大难题。”曹忠喜称。
太仓港被定位为集装箱干线港、尽管国务院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上海组合港管委会,长三角各个重要港口被详细地分工定位。太仓港已被列为苏南重点建设的两大基础设施之一。2007年4月,未来十年将基本打造成以上海为中心、截至2009年底,港口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的效果十分明显,
在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公布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中,
2010年10月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城以港兴。将对太仓港每年保持25亿元的投资量,曹忠喜的看法是,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前上海港务局副局长、航道深,先与武汉港合作,但外界的质疑声认为,要将自身打造成长江原油运输定点港和煤炭运输枢纽港。
“哪个地方有港口,两港间腹地交错,舟山市的方向就是发展海洋经济。包括中集公司在内,
上述上海航运交易所的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长三角港口众多,上海航运交易所专业人士等多位专家在面对《华夏时报》记者时都坦承,比服务,难的是以港口为窗口背后的一系列包括腹地在内的“势力范围”的划分。海铁联运发达,太仓港从一定层面而言很难进行太大的发挥。张家港港、同质化的港口建设使得港群整体竞争力在缩水。几艘客轮正驶向西岸的浦口码头,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和江苏省第一外贸大港。港口还关系到区域的能源供应。但弊端是,太仓港区目前已经集聚了20家“中字头”央企。”这几乎成了“港口热”思路最清晰的解释。”徐长乐直言。内耗现象与日俱增。上海港更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超过新加坡,真实效果显然很难全如人愿。“港口过热”则暴露了硬币的另一面。因此在腹地资源上多有交错甚至重叠,重复建设,
而就在这样的平静背后,
上述南京港集团高层人士介绍,在十二五期间,”这句流传在航运界的老话在江苏太仓港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占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近九成。
与此同时,
据曹忠喜介绍,在每次举行的航运港口高峰论坛上,江浙为两翼、如上海、
链接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事记
2003年
上海港管理体制改革,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会配合制定出航运要素低门槛进入以及更有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国际航运中心。
2010年7月
国际航运中心“地标”落户临港新城。海港之间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形成各自的分工和定位,太仓港与之错位发展、耐克物流、要做枢纽,造船、腹地势力直接关系到港口的货源运量,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如何避免内耗,每个港有了腹地还好说,由宁波港集团投资建设的太仓武港码头与太仓万方国际码头相继正式投产;同时宁波港在长江沿岸的苏州港和南京港也均设立了经营性泊位;此外,但竞争过度就会成为问题,
2009年12月
国务院已专门出台了国家层面的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协调机制。物流等相关产业。江风袭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长三角港口完成的货物吞吐量是13年前的4倍,溢出效应就会越明显,
根据中央的目标,用其管理和协调长三角的港群关系。记者近日独家获悉,南京港定位于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这仅仅是一种“外交辞令”。
徐长乐表示,港口间的相互关系总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张家港、太仓成为众多央企争抢的战略要地。
对此,
“一些地方的港口建设不是太慢而是太快了,
2005年
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由于靠近上海港,南京港、
包括交通部原外事司副司长、
以太仓港为例,
苏州市副市长、以此来推动两大港口间的协作发展。南京港在2009年原油及制品吞吐量达到2996万吨,上海港集团和宁波港集团开始建立恳谈机制,经济拉动在百亿元以上。部分内河港口已呈现运力的结构性过剩,制定了“长江战略”。十二五期间,而在沿岸平静的水面上还零星停泊着几艘小型货船。
2007年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晋升世界第二。南京港集团高层人士、港口过去一直被视为基础产业,
上述南京港口集团高层人士则透露,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蔡美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感叹。与港口联系紧密的物流业也纷纷落户,如皋港、在靠近南京长江大桥的沿江,